液晶拼接屏和液晶顯示器中的術語解釋
液晶顯示屏術語解釋
液晶面板
液晶面板與液晶顯示器有相當密切的關系,液晶面板的產量、優劣等多種因素都連系著液晶顯示器自身的質量、價格和市場走向。其中液晶面板關系著玩家最看重的響應時間、色彩、可視角度、對比度等參數。從液晶面板可以看出這款液晶顯示器的性能、質量如何?小林在網上找了一下液晶面板的資料,只要是針對目前主流的液晶面板,讓大家在購買液晶顯示器時心里有一個底。
VA型:VA型液晶面板在目前的顯示器產品中應用較為廣泛的,使用在高端產品中,16.7M色彩(8bit面板)和大可視角度是它最為明顯的技術特點,目前VA型面板分為兩種:MVA、PVA。
MVA型:全稱為(Multi-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),是一種多象限垂直配向技術。它是利用突出物使液晶靜止時并非傳統的直立式,而是偏向某一個角度靜止;當施加電壓讓液晶分子改變成水平以讓背光通過則更為快速,這樣便可以大幅度縮短顯示時間,也因為突出物改變液晶分子配向,讓視野角度更為寬廣。在視角的增加上可達160度以上,反應時間縮短至20ms以內。
PVA型:是三星推出的一種面板類型,是一種圖像垂直調整技術,該技術直接改變液晶單元結構,讓顯示效能大幅提升可以獲得優于MVA的亮度輸出和對比度。此外在這兩種類型基礎上又延出改進型S-PVA和P-MVA兩種面板類型,在技術發展上更趨向上,可視角度可達170度,響應時間被控制在20毫秒以內(采用Overdrive加速達到8ms GTG),而對比度可輕易超過700:1的高水準,三星自產品牌的大部份產品都為PVA液晶面板。
IPS型:IPS型液晶面板具有可視角度大、顏色細膩等優點,看上去比較通透,這也是鑒別IPS型液晶面板的一個方法,PHILIPS不少液晶顯示器使用的都是IPS型的面板。而S-IPS則為第二代IPS技術,它又引入了一些新的技術,以改善IPS模式在某些特定角度的灰階逆轉現象。 LG和飛利浦自主的面板制造商也是以IPS為技術特點推出的液晶面板。
TN型:這種類型的液晶面板應用于入門級和中端的產品中,價格實惠、低廉,被眾多廠商選用。在技術上,與前兩種類型的液晶面板相比在技術性能上略為遜色,它不能表現出16.7M艷麗色彩,只能達到16.7M色彩(6bit面板)但響應時間容易提高??梢暯嵌纫彩艿搅艘欢ǖ南拗?,可視角度不會超過160度?,F在市場上一般在8ms響應時間以內的產品大多都采用的是TN液晶面板。
液晶顯示屏對比度
對比比率是屏幕上同一點最亮時(白色)與最暗時(黑色)的亮度的比值,高的對比度意味著相對較高的亮度和呈現顏色的艷麗程度。
品質優異的LCD顯示器面板和優秀的背光源亮度,兩者合理配合就能獲得色彩飽滿明亮清晰的畫面。
現在比較常見的兩個名詞是:LG銳比(DFC)技術和三星的動態對比技術(DCR)
LG DFC全稱為Digital Fine Contrast,銳比(DFC)技術是一種專門針對對比度的優化技術。該技術主要由三部分組成,分別是ACR(Auto Contents Recognition,即自動識別),DCE(Digital Contrast Enhancer,即數字增強對比度)和DCM(Digital Contrast Mapper,即數字對比映射)。ACR能夠自動檢測從PC主機輸入的顯示信號的各項參數,進而調節和優化液晶顯示器的對比度;DCE可大幅降低最黑亮度,并有效調節中間色階的鮮艷程度,從而達到優化顯示的效果;DCM則可判斷對比度是否達到最優化并進行畫面綜合調整與顯示。也就是說,銳比(DFC)技術需要三個步驟來對對比度進行優化調節。
所謂動態對比度,指的是液晶顯示器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測得的對比度數值,例如逐一測試屏幕的每一個區域,將對比度最大的區域的對比度值,作為該產品的對比度參數。不同廠商對于動態對比度的測量方法可能也不盡相同,但其本質也萬變不離其宗。動態對比度與真正的對比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,一般同一臺液晶顯示器的動態對比度是實際對比度的3-5倍。
液晶拼接屏尺寸
是指液晶顯示器屏幕對角線的長度,單位為英寸,對于液晶顯示器由于標稱的尺寸就是實際屏幕顯示的尺寸,比如46寸液晶拼接屏的尺寸長寬分別是1023*580mm,55寸液晶拼接屏長寬尺寸為1213*686mm。
接口類型
顯示器通常有15針D-Sub和DVI接口兩種:
15針D-Sub輸入接口:也叫VGA接口,CRT彩顯因為設計制造上的原因,只能接受模擬信號輸入,最基本的包含R\G\B\H\V(分別為紅、綠、藍、行、場)5個分量,不管以何種類型的接口接入,其信號中至少包含以上這5個分量。大多數PC機顯卡最普遍的接口為D-15,即D形三排15針插口,其中有一些是無用的,連接使用的信號線上也是空缺的。除了這5個必不可少的分量外,最重要的是在96年以后的彩顯中還增加入DDC數據分量,用于讀取顯示器EPROM中記載的有關彩顯品牌、型號、生產日期、序列號、指標參數等信息內容,以實現WINDOWS所要求的PnP(即插即用)功能。
DVI數字輸入接口:DVI(Digital Visual Interface,數字視頻接口)是近年來隨著數字化顯示設備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一種顯示接口。普通的模擬RGB接口在顯示過程中,首先要在計算機的顯卡中經過數字/模擬轉換,將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傳輸到顯示設備中,而在數字化顯示設備中,又要經模擬/數字轉換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,然后顯示。在經過2次轉換后,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信息的丟失,對圖像質量也有一定影響。而DVI接口中,計算機直接以數字信號的方式將顯示信息傳送到顯示設備中,避免了2次轉換過程,因此從理論上講,采用DVI接口的顯示設備的圖像質量要更好。另外DVI接口實現了真正的即插即用和熱插拔,免除了在連接過程中需關閉計算機和顯示設備的麻煩?,F在大多數液晶顯示器都采用該接口。
DVI接口有多種規格,分為DVI-A、DVI-D和DVI-I。 DVI-A其實就是VGA接口標準,只是換湯不換藥而已。所以帶有DVI接口的液晶顯示器也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數字液晶顯示器;DVI-D則實現了真正的數字信號傳輸。而DVI-I通吃上述兩個接口,當DVI-I接VGA設備時,就是起到了DVI-A的作用;當DVI-I接DVI-D設備時,便起了DVI-D的作用。為了兼容傳統的模擬顯示設備,現在的大部分顯卡都采用了24只數字信號針腳和5只模擬信號針腳的DVI-I接口
液晶拼接屏亮度
亮度是指畫面的明亮程度,單位是堪德拉每平米(cd/m2)或稱nits,也就是每平方公尺分之燭光。目前提高亮度的方法有兩種,一種是提高LCD面板的光通過率;另一種就是增加背景燈光的亮度,即增加燈管數量。
需要注意的是,較亮的產品不見得就是較好的產品,顯示器畫面過亮常常會令人感覺不適,一方面容易引起視覺疲勞,同時也使純黑與純白的對比降低,影響色階和灰階的表現。其實亮度的均勻性也非常重要,但在液晶顯示器產品規格說明書里通常不做標注。亮度均勻與否,和背光源與反光鏡的數量與配置方式息息相關,品質較佳的顯示器,畫面亮度均勻,無明顯的暗區。
響應時間
所謂反應時間是液晶顯示器各像素點對輸入信號反應的速度,即像素由暗轉亮或由亮轉暗所需要的時間(其原理是在液晶分子內施加電壓,使液晶分子扭轉與回復)。常說的25ms、16ms就是指的這個反應時間,反應時間越短則使用者在看動態畫面時越不會有尾影拖曳的感覺。一般將反應時間分為兩個部分:上升時間(Rise time)和下降時間(Fall time),而表示時以兩者之和為準。
CRT顯示器中,只要電子束擊打熒光粉立刻就能發光,而輝光殘留時間極短,因此傳統CRT顯示器反應時間僅為1~3ms。所以,反應時間在CRT顯示器中一般不會被人們提及。而由于液晶顯示器是利用液晶分子扭轉控制光的通斷,而液晶分子的扭轉需要一個過程,所以液晶顯示器的反應時間要明顯長于CRT。
從早期的25ms到大家熟知的16ms再到最近剛剛出現的12ms,反應時間被不斷縮短,液晶顯示器不適合娛樂的陳舊觀念正在受到巨大挑戰??梢韵茸鲆粋€簡單的換算:30毫秒=1/0.030=每秒鐘顯示33幀畫面;25毫秒=1/0.025=每秒鐘顯示40幀畫面;16毫秒=1/0.016=每秒鐘顯示63幀畫面;12毫秒=1/0.012=每秒鐘顯示83幀畫面??梢钥闯?span>12ms的誕生意味著液晶制造的一個巨大進步。
但要注意的是,液晶顯示器都有一個掃描頻率的限制,特別是對于場頻(又稱刷新率),很多都限制在75Hz以下,而就一般概念而言,75Hz意味著一秒刷新75幀畫面,這樣看上去就達不到12ms對應的每秒83幀畫面了。
實際上,我們上面所說的12ms反應時間是針對全黑和全白畫面之間切換所需要的時間,這種全白全黑畫面的切換所需的驅動電壓是比較高的,所以切換速度比較快,可以達到12ms;而實際應用中大多數都是灰階畫面的切換(其實質是液晶不完全扭轉,不完全透光),所需的驅動電壓比較低,故切換速度相對較慢。所以綜合起來,在灰階畫面下75Hz的刷新率已經可以滿足12ms液晶面板的需求了。
據數據表明:
反應時間30毫秒=1/0.030=每秒鐘顯示器能夠顯示33幀畫面,這是已經能滿足DVD播放的需要;
反應時間25毫秒=1/0.025=每秒鐘顯示器能夠顯示40幀畫面,完全滿足DVD播放以及大部分游戲的需要;
而玩那種激烈的動作游戲(如QUAKEIII/UT2003/DOMMIII)、極速追逐賽等游戲要達到毫無拖影的話,所需要的畫面顯示速度都要在每秒60幀以上,即需要的反應時間=1/每秒鐘顯示器能夠顯示60幀畫面=16.6毫秒。
- 上一篇:主流液晶拼接顯示器面板的類型 2018/6/4
- 下一篇:液晶拼接屏顯示器批發價格和工程安裝價格有何不同? 2018/5/18